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中涉及“信用”的相关内容有:强化失信约束,健全清欠长效机制;完善家政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和信用体系;落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支持内外贸一体化政策;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健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和有关情况。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促消费工作,强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各部门、各地方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比如说,去年广受百姓关注的“两新”,我委切实履行牵头部门的职责,2024年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了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还比如说,商务部牵头推进的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等。 总体来看,我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居民消费需求和结构不断升级,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持续提高,新的市场空间还在不断地拓展。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2月份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了相应品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偏弱、部分消费需求未充分满足、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仍客观存在,以提振消费扩内需、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明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报请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这个《方案》昨天已经全文发布,相信大家应该都已经看到了。《方案》按照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的政策思路,提出了八部分30条政策举措,前七部分部署具体实施的七大行动,包括需求端的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供给端的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以及外部环境端的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等,第八部分进一步强调了完善投资、财政、信贷、统计等各项支持政策。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强协同联动,完善工作机制,支持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务实举措,加快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各层级、多样化消费需求。记者:好的消费环境对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有重要意义。请问,国家在优化消费环境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 嵇小灵:一方面,要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营者自主承诺、诚信经营。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经营者在优化消费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将积极组织各地区、各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探索运用标准引领、信用激励、金融赋能等措施,引导更多的经营者主动参与放心消费承诺活动,自觉履行承诺,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提升转变,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另一方面,我们将严格开展监管执法,保障消费者能够安全消费、明白消费。安全是放心消费的基本前提,诚信则是放心消费的重要保证。我们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市场顽疾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缺陷产品召回的监管力度,让市场更加安全有序、规范运行。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集中查处了一批诸如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广告、加油机计量作弊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不法经营者形成了强大震慑。今年我们还将继续部署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请大家持续关注。
记者:服务消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整体消费中的占比也在提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扩大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昨天发布的《方案》也多处提到了服务消费,请问如何具体推进服务消费发展?
李刚:改善消费环境。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经营者诚信意识,改善服务消费体验。制修订一批餐饮住宿、养老家政、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升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服务消费便利度、舒适度和满意度。
记者:《行动方案》提出要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发挥财政政策对于消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请问财政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什么?谢谢。
符金陵:支持强化财政政策与金融联动。为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中央财政拟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带动信贷资源支持消费市场稳健发展。对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贴息支持,有力提升消费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同时,对我国居民使用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的重点领域消费给予一定贴息支持,降低消费者信贷成本,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